言四肢闷,住而不去,或走注也。但虚人不宜用,当同补药用之,免损胃。
惟灶床下以盆水映之,上炎即熄,所谓上病疗下也。心中当烦,须臾自静,有顷下,服至七日止,食猪脾补之。
再按六经形证,可参下文中腑兼中脏条。上二黄丸、枳术导滞丸。
然则东垣所云不热,非全不热也,特不甚热耳。愈后须防发痈疽,黄六一汤下忍冬丸。
则为虚浮涩,为湿。热痛∶时痛时止,口干舌燥,二便结涩,喜冷恶热,脉洪数,白芍、黄芩、黄连、山栀、甘草之属。
脾肺气虚,不能营运,上壅不降,面目虚浮,刺,或起白皮作痒,但浅在皮肤者,皆属肺经风热,清肺饮。愚按小便涩而不赤,非热也。